Title-online.jpg (19588 bytes)

探索非典型泰拳的武術格鬥基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----對付典型泰拳的糾纏優勢

        最簡單直接最有效!  最快速準確最有效

  

一、找出格鬥的遺傳基因

國際武聯傳統委員會副主任康戈武教授,曾經在人民日報提到太極 拳基因問題。我認爲武術基因如同人類基因一樣,其意義極爲重大。如果找出遺傳基因,就能有目的利用或改造基因,或許因而事半功倍地爲新世紀的武術文化服務。例如當今世界武壇s稱東方武藝爲Martial Arts,各種武藝之間似乎幷無關係。如果我們找出武術的遺傳基因,或許可以在似乎無序的Martial Arts中,排列成有序的基因圖譜,展示出武術基因與某些武藝的關係。武術的真諦在於格鬥術,因此本文只從小武術的徒手格鬥基因進行探索,大武術基因則需憫茼走陛C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  根據歷史研究,東亞大陸是以漢族爲主體的農耕民族,而步兵是人多勢衆的農耕民族所獨有的特色。步兵是格鬥術獲得發展的主要領域,其技巧稱爲『手搏』,可能它是步兵用手持械格鬥爲主的廣義格鬥,因此早期的徒手格鬥就有可能模仿擊劍的動作,以手代劍進行徒手格鬥。從秦漢到高句麗的古墓壁畫,都有掌指格鬥的雛形,因此武術的最早格鬥基因可能是用掌指格鬥的手法。到了西漢時期,同匈奴漍祖漲h次大戰役都以騎兵爲主,長劍逐漸被長刀的劈砍優勢所取代,因而自然也有以手代刀進行徒手格鬥的手法。用拳的格鬥手法要較用掌晚,例如西魏已有出土的練拳俑。今日各家武術拳種,其格鬥特色都含有上述手法基因。

        今日泰拳的基因又如何?根據歷史,泰族先民在今泰北(距今雲南邊境170公里)最早建立的素可泰王國(中國稱暹國),只有七百多年歷史,之前與唐朝南詔國的傣族先民有親密關係,而唐朝軍中的手搏技巧早已輻射到南詔。由泰國人所著幷在泰國曼谷2001年出版的英文『MUAY THAI—A Living Legacy』(意譯;泰拳—活茠瑪繲ヶ穧]),是一本向外國人全面介紹泰拳幷以基本技術爲主的全書。作爲全書275頁的開始,可以從第一章“泰拳歷史與發展”的第一節“少林寺的傳說”中很自然地聯想到,古代東亞大陸與中南半島之間的格鬥術早已交融。

        2001年12月,中泰在曼谷首度進行徒手格鬥競賽,中方在五場交鋒中,曾以一比四負於泰方,其中有兩場是被對方重膝擊中,無法再戰。

    2003年6月,擬定的中泰在曼谷再度交鋒,泰方堅持糾纏改例,要求延長時間一倍(4秒),就是要以膝撞和肘擊的優勢取勝。

        當今世界上流行的近身纏封 (Trapping)和埋身扭鬥 (Grappling)都可以糾纏,但泰拳所指主要是前者。如以李小龍弟子拉利.赫蕭(Larry Hartsell)對格鬥範圍的劃分,它含有踢擊範圍(Kicking range),手擊範圍(Hand range)、纏封範圍(Trapping hand range)和扭鬥(Grappling range)範圍。他認爲雙方纏封範圍是指可以控制對方的臂肘活動,幷且可作爲從遠身踢打轉換爲埋身擒摔的橋樑,因此包括詠春的黐手(黏手)和衝拳(短打)在內。至於他所謂扭鬥範圍,是指埋身可以足{投擲或擒鎖對方,例如柔道和西方摔跤。

  Trapping譯意是陷阱、圈套,要在此範圍內設下圈套使對方落入陷阱,很可能是由李小龍在海外傳播詠春黐手後所起的名稱。只有武術才有設陷手法,這種同類型手法還有太極拳和意拳的推手等,因此海外正s的Trapping基因,應屬於武術徒手格鬥基因的範疇。

      香港葉問弟子鶷E樑創立的“詠春拳學”要義,認爲雙黐手可以成爲雙方近體實戰時的攻防拉鋸地帶,它既是直接進攻的橋樑通道,也是內門防禦的緩衝區域,幷且可以成爲踢、打、拿、摔四擊之間最快接軌和轉換的編組地帶。因此雙黐手是“無招勝有招”理論的主要依據,而“詠春拳學”的近體實戰理論核心就是“無招勝有招”。雙黐手地帶相當於拉利的纏封範圍,可見其重要意義不容忽視。

     對于穿著拳套的典型泰拳競技,雖然與徒手詠春不同,但是亦有糾纏的纏鬥,因此也可用詠春構思的非典柔拿對付典型泰拳。這種非典柔拿手法,好比改造遺傳基因,穿荇戛M仍可拿跌。 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 二、對付泰拳的糾纏格鬥      

    泰拳競技已有數百年持續發展的歷史,泰方一向對糾纏狀態十分重視,就是認爲進入纏鬥範圍時,可以用肘、膝的L項取勝中方。散手(近稱散打)競技如從上世紀二十年代計算,雖也有數十年歷史,但常斷續和多修例,今日尚待改善。例如只注重遠踢打和近抱摔,因此當雙方在中間領域拉鋸地帶糾葬氶A就缺乏柔拿纏封,因爲不知道纏封基因原來就屬於武術範疇。

   武術格鬥文化體系已在距今數百年前的明朝形成,幷由戚繼光總結出遇敵制勝變化無窮的整體攻防格鬥之四擊要訣;即妙“踢”,猛,“打”、快“摔”、柔“拿”。今日散打缺乏四擊的柔拿,它在纏封範圍尤其需要,因此必須改變非整體攻防格鬥的現狀。

   如果曾經在泰國拳場觀摩過泰拳的賽事,可能會發現雙方糾蒂蜈えあh,而且都採用十分單調的典型箍頸膝撞。如非戰鼓的節奏和賭博的喧鬧,將會枯燥乏味。以往泰拳手在糾纏時,不講究柔拿摔跌是因爲不計分,現在中泰交手要計分,則大有利用的必要。

      雙方的交手規律就是;對峙→交手→糾纏→分開→對峙→(重複多次)。如果善於利用由交手進入糾纏的的轉換時機,就可以有多次乘勢切入近距攻擊取勝的機會。如果善于利用糾纏的纏鬥時機,就可以有多次運用柔拿、摔跌、短打等取勝的機會。

   最有效的切入,要既防拳、肘又可攻擊,就必須高舉三角形雙肘護衛,既不讓對方拳、肘攻擊,但又可伺機標前,挺肘斬擊對方面部,實可作爲由外圍進入內圍糾葷嵹囿滌悁牷A類似的方法可見於格雷斯柔術、八極拳等。這種簡單直接切入的基本攻防手法,經常鍛練就熟能生巧,據說格雷斯柔術反復練習以小時計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三、運用臂肘的非典格鬥

     當雙方都落入糾纏的陷阱(Trapping)而不能自拔時,按照典型泰拳打法,就是用穿著拳套的前臂將對方頭頸f緊或拑制,因此雙方均以膝撞爲主導。但是如果突然改用非典型手法,例如主動柔拿對方伸出的臂肘,又或者跪一膝驟降重心,都會破壞相互依賴的平衡,就可破其勢而近取。

          當對方箍緊自己頭頸,自己在外圍的肘臂自然也拑制對方在內圍的肘臂,雖然都難以采用肘法,但是仍須防備對方鬆開一邊手肘突發肘攻,它貫力于肘尖的威力可破顔面,血流不止無法再戰。

    有入就有出,除了進入糾纏範圍的方法之外,還有撤出糾纏的選擇,例如運用太極拳和意拳等手法將對方推開。

     在對付糾舅霅情A還可以採用打了就走的運動戰、游擊戰,本文則主要探索陣地戰對付泰拳箍頸糾葵漱隤k。武術拳種的手法遺傳基因相同時,其武術格鬥的特色也大同小异,因此就以詠春拳陣地戰的手法爲主進行探索,也兼及其他拳種。

     詠春拳是凝聚了中國各家傳s格鬥術精粹而傳播較晚的拳種,其掌型手法簡單直接,較易解釋對付泰拳肘、膝的優勢。

          詠春的膀手是臂膀的螺旋形運動,以臂膀策動斜往前憟X。這種圓拱形結構作爲卸力和攻力的L大力量,在其他拳種也有類似。可以說,螺旋形運動也是武術的徒手格鬥基因。

    詠春仰掌的攤手,旋轉爲伏手的過程稱爲膀手,曲肘的攤手和伏手因前臂的尺、橈二骨不同位置,而有不同的名稱,它們都可以直綫出擊。攤手及伏手等手法直綫出擊,都是蹬地幷墜全身力量于肘底,以肘底力推出曲肘的前臂及手掌擊出,又或伸直手臂擊出。前者運用上肢中節墜肘以肘底力直綫擊出,在形意拳中亦有相同遺傳基因的類似手法。後者如用突發的加速度至遠端的指端,其爆發力十分可畏,稱爲標指。

        當雙方互相糾纏時,可以使用詠春衝拳(以肘底力近身短打),但穿荇戛M的效果不如用曲肘的前臂任何尺骨部位去砍(愈近肘愈力大),尤其是距離太近不可能用拳時。如果用後臂推動曲肘前臂的近肘底處,直綫攻擊埋身的對方時(後臂不須擺幅就直綫擊出),其肘底力的加速度爆發力也十分可畏,或者就稱爲“標肘”。這種突然的快速動作,對方難以對付,特別適合雙方短距肉搏戰。因此糾葬犮i用雙拳護頭(雙手的拳、肘、肩構成三角錐形立體結構)爲盾,從中綫內圍突入,埋身時用雙臂爲刀斬擊,又或用標肘直擊,壓住對方擺幅大的肘擊。詠春拳和意拳、八極拳等都有斬劈手法可供參考。

         當對方糾纏使用箍頸膝撞時,容易暴露其弱點就在於伸出的搭肩雙臂。可根據對方伸臂情G運用各種手法,例如用從上向下的螺旋形手法挾鎖對方伸出的臂肘關節,順勢轉身施摔等拿跌技。詠春拳、八極拳、摔跤、柔術和美國拉利、黎剛等鬥手法可供參考。  

 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四、簡單直接與快速準確

鶷E樑 “詠春拳學”是通過四五十回以上講手(交手切磋)總結,講求法度,以近打爲主,以雙手爲主,以快攻爲主,時間第一,一切技術動作均從屬于節省時間,作爲衡量其實用價值的標準。例如近戰出拳時肩肘不擺幅,具有突發性和隱蔽性,既簡單直接又快速準確。

2000年中國武協派出安虎和滕軍諝[類似泰拳的日本K-1比賽,他們賽後認爲散打大多採用節奏快得分多的打法,對方則採用頻率慢但力度大的擊倒打法。泰拳風格與K-1接近,可以探索散打以快打慢戰術,例如快速突襲切入纏封扭鬥,因爲近取的要訣就是時間第一。必須採用上述各種近取手法,佔據這塊本來就是自己的陣地。在切入的步法上,李小龍截拳道類似劍擊的步法,其快速滑移切入的速度最快,是以快打慢的重要運載工具,運載了全身整體的衝力去帶動主攻手或主攻鈰{電出擊。因此,對付泰拳陣地戰,從交手到糾纏(由截拳道遠體運動戰到詠春拳近體陣地戰),都是靈巧型對付力量型的以快打慢。

          五、近取主宰的互動格鬥

  武術的真諦在於格鬥術,而徒手格鬥的精髓在於近取。近體攻取的竅芫N是以快打慢,而成功的要訣就是時間第一。

『拳經』有問“短打勝長拳何也?”答曰“短兵易入”。互動格鬥時突發切入,進身破勢,快攻近取,就是短兵易入和主宰近取的要素。

 

六、虛擬非典的互動格鬥

根據典型泰拳穿著拳套的前題下,必須採用簡單直接非典型的方法對付。本文虛擬非典型互動的纏封扭鬥鍛煉方法,其設想如下:

(一)        參考太極拳、意拳、詠春拳等推手和黐手的螺旋形動作,探索穿著拳套,仍可運用前臂纏封對方前臂的各種方法。

(二)        參考詠春運用肘底力快速短打,探索穿著拳套纏鬥時,可以打出肩肘不擺幅,隱蔽突發有加速度爆發力的標肘直擊。

(三)        參考詠春拳、八極拳、意拳、等快速的近取劈砍手法,探索穿著拳套纏鬥時,可以打出肩肘不擺幅,沉墜肘底力,突發有加速度爆發力的獨臂刀或雙臂刀。

(四)        參考截拳道、格雷斯柔術、八極拳等護頭快速突襲切入法,探索穿著拳套纏鬥時,如何快速突入和轉換爲埋身低踢、短打、柔拿、摔跌。

(五)        參考八極拳的靠、撞等技法,探索穿著拳套纏鬥時,如何利用肩、肘、背、胯攻勢控制近取戰局。

(六)        參考各家拳種、柔術等擒拿摔跌技法,探索穿著拳套纏鬥時,如何利用臂肘控制對方肘、肩、頸關節的柔拿摔跌。

(七)        參考各家拳種,探索穿著拳套纏鬥時,如何用膝、脚進行各種攻防膝法和各種低踢攻防鄋k。

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文用“兼容並蓄"的相片, 以下內容都是2003年的最新資料, 表演者有詠春徐尚田及弟子, 詠春李琠髐峓怳l, 蔡李佛何仁傑及弟子, 摔跤國際聯合會田長祿及弟子, 美國散手格鬥家黎剛, 美國PFS格鬥家保羅.胡奈克, 美國動力格鬥家約翰赫切遜。

 

圖片(1-2)

圖片(3-5)

圖片(6-8)

圖片(9-10)

圖片(11-13)

圖片(14-15)

圖片(16-17)

圖片(18-19)

圖片(20-25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