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itle-online.jpg (19588 bytes)

 

提高哲學層面深化認識詠春

  

  自上世紀五十年代,葉問詠春拳在中外文化交匯、東西方格鬥術踫撞的香港崛起後,很快就走出港島,進入國際武壇,在現代社會中得到較好的發展,其中必有它的合理成份和積極因素,因此必須很好總結,本文僅就詠春哲學理論層面進行探討。

  已故詠春體育會黃淳樑主席,多次稱讚他的授業師弟李小龍聰明,將詠春的「無招勝有招」理論提升到「以無法為有法,以無限為有限」的道家哲學層面。那麼,詠春自己的「無招勝有招」是不是哲學思想呢?他當時提出了無招勝有招,是詠春近體實戰的理論核心,是否哲學思想未有定論。

  我為此曾走訪北京的七旬老人衷爾鉅先生,他曾是中國科學院哲學所中國哲學史研究室副主任、中國哲學史學會秘書長,也是中國著名哲學權威張岱年的高足,曾著論文百餘篇。得到的明確答覆是:詠春拳的「無招勝有招」同是道家哲學思想。他並且提到唐詩三百首中白居易著名的《琵琶行》內「此時無聲勝有聲」也是老子道家哲學思想。

  中國的武術界認為道家本體論是中華武術思想認識論基礎,道家「反者道之動」構成武術戰略思想基本原則。道家本體論與廿世紀的宇宙論吻合,量子論和相對論描繪出的宇宙誕生是由「無」的擾動中誕生,但不是「空無一物」,而老子認為「道」是天地萬物創造的根源,「無」是天地之始。中華武術吸取了道家本體論的思想,認為「道」也是武術的最根本的本質特徵,而老子就用「無」字來作為「道」的別名,李小龍同樣也用「無」來作為「道」的別名。詠春拳同樣也有「無」來作為「道」的別名,只不過沒有明確。

  老子說:「反者道之動」認為對立的事物向其反面轉化是運動的規律,意指規律性的「道」,其中一個總規律就是「反」,蘊涵了相反相成和物極必反。老子提出的「有無相生」,是詠春拳構成武術戰略思想基本原則,任何格鬥術在一定條件下無招勝有招,但也有轉化為有招勝無招的可能。

  學習格鬥術是從「無招」到「有招」,而無窮的「有招」構成「無招」, 因此「無」是格鬥術的最高境界。

  黃淳樑1996年10月15日在北京講手,武術界、培訓班學生、國家武術方面領導人、各大報社、雜誌社、通訊社、電視臺以及美國全國廣播公司 (NBC ASIA) 同在現場採訪攝錄。他是運用蔽目快速反應的磁性戰術戰勝了沒有蔽目的德國弟子LUTZ KOMP。他的蔽目打法不是固定在一個抬上的靜態格鬥,而是在跨度廿多出尺寬的大禮堂上快速移步動態真打,是在一二百人眾目之下的「無招勝有招」。我記得他在賽前曾說過自己的經驗,就是蔽目者常勝不蔽目者,對於六旬老人能夠寶刀未老,博得全場彩聲,說明葉問詠春的哲學「無招勝有招」,並非虛言也。植根於中國的傳統武術詠春拳在祖家通過了嚴峻的實戰考試 (註)

註:詠春拳講求實戰,由於中國並不鼓勵比武切磋,不免有所限制。因此只有葉問詠春一支在香港有所發展。五十年代,葉問來到香港傳藝,鼓勵弟子多與人切磋,多去追求真知,因而發揚光大。黃淳樑在北京時,武術界對無花招的「小念頭」抱懷疑,個別學員要挑戰黃淳樑,當時形勢是嚴峻的,如果處理不好,將會影響詠春在中國的名聲,黃淳樑的「無招勝有招」扣動了所有人的心弦,尤其是國家武術方面領導人徐才、康戈武等,對詠春拳掃除了不了解。從此這一個在中國武術界不知名的詠春拳,經過五十年後又在中國復活了,不但在廣東,而且在全國都打響了知名度,從此詠春拳填補了世界上可能是最大的和最後的空白點。